习近平总书记近日给田华、王心刚、张良、陶玉玲、肖桂云、潘虹、宋晓英、陈道明8位电影艺术家回信,对电影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今年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成立80周年,我们这8个人都曾在长影工作过相当长时间,我们联名给总书记写了一封信,初衷很简单,总结过去的创作经历,感谢我们的同行、前辈,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鼓励、发掘年轻人。”接到回信后,潘虹格外激动,“总书记的回信为我们指明了新征程上的使命担当,将激励我们电影艺术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扎根生活沃土,努力创作更多讴歌时代精神、抒发人民心声的精品佳作。”7月12日,潘虹接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专访,讲述她与电影的不解之缘。
电影艺术繁荣离不开电影人传帮带
总书记在回信中说,看到大家的来信,不禁想起你们参与创作的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电影。长期以来,你们怀着对党和人民的热爱、对艺术理想的坚守,塑造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银幕形象,给几代观众留下美好回忆。“那个时代拍戏的氛围真的是空前绝后,每个看电影、做电影的人,就是艺术的信徒。看到总书记的回信,我最大的感受是‘敬畏’二字——敬畏艺术、敬畏自己的人生、敬畏自己的人物。”潘虹说,“你要发自内心地记住,有生命力的表演,才会诞生有生命力的作品,才有你以后永恒的电影记忆。”
潘虹
回顾潘虹的演艺生涯,她的成名作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苦恼人的笑》。当时,导演杨延晋选她出任女主角,认定潘虹那双眼睛具有一种耐人寻味的气质。后来她自己在《角色备忘录》中也写道:征服观众最重要的东西,是演员本身性格中所具有的那些迷人的魅力。
从影以来,潘虹一直致力于悲剧形象的探索,一双颇为动人、略含忧郁的大眼睛,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1981年,潘虹与佟瑞敏主演《杜十娘》,该片作为40年前少有的非戏曲类古装电影,首映时,电影拷贝发行数位居全国第一。
《杜十娘》工作照
《杜十娘》剧照
1982年,潘虹、达式常主演的电影《人到中年》上映,潘虹饰演女主角陆文婷,并凭借该角色获得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人到中年》反映了上世纪80年代初知识分子特别是中年知识分子的生存困难和坚韧品格,在当时引起强烈反响。潘虹为了体验角色,让自己像陆文婷一样生活,废寝忘食地工作,真的把自己累垮了。她为了让自己“变成医生”,反复学习手术操作,在生活中也很少大笑。原著作者谌容曾说,“我听到很多关于她塑造这个人物而作出种种努力的故事,那本身也是一篇动人的小说。”
《人到中年》剧照
“每个演员在自己的角度上,谈以往和过去,是非常有感触的。”潘虹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她在长影工作,《杜十娘》《人到中年》与《末代皇后》3部作品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我遇到了好剧本、好导演、好的制作团队、好的对手,才有了这3部至今也算得上经典的作品,这是值得我终身感谢的。我把最好的年华留在了那里,也找到了自己的艺术人生的地图——我告诉自己,我的起点在那里,我要一路行进下去。”
在潘虹看来,电影艺术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一代代电影人的传帮带。“我第一部戏演大女主,《奴隶的女儿》,就是田华老师带着我的,当时我是素人,后来是瑞芳老师带我,我们都是被电影艺术家带出来的。这一代电影人是中国电影艺术的坐标。她们自带光芒,永远照亮着别人,也永远温暖着别人,并让人懂得珍惜。”她说,自己有幸和田华老师一起写信,“作为8个人中的一员,写一份自己的工作总结”。
相信沪语电影可以“过长江”
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演员,潘虹一直关心本土沪语电影的创作。讲起纯正的沪语电影,除了近年来上映的《爱情神话》,就属1994年上映的《股疯》和即将上映的《菜肉馄饨》,两部电影都由潘虹主演。
《股疯》由香港艺能电影有限公司、潇湘电影制片厂合作拍摄,李国立执导,讲述上世纪90年代全民炒股,公共汽车售票员范莉决心靠股市改变生活,结果令自己和周围的人都陷入疯狂热潮的故事。该片是潘虹从悲剧“大明星”到喜剧“小人物”演艺生涯的一个转折点。《菜肉馄饨》出品人、制片人顾晓东介绍,尽管《股疯》由香港导演拍摄、香港公司投资,“但这部电影是靠潘老师一手推动的”。当时,该片在上海交通最繁忙的南京路、西藏路路口的环形天桥上拍摄取景,留下了上世纪90年代珍贵的上海历史影像。
《股疯》海报
“以前多少有一点顾虑,沪语能过长江吗?如果不能,就局限在了江浙一带。”潘虹回忆,后来完成了《股疯》的拍摄后,她非常有信心,觉得可以“过长江”。“我们要明白一点,我们始终说的是柴米油盐的夫妻,他们活得很有腔调。这种生活的烟火气,无论是中国的老百姓还是全世界的老百姓,其实境遇都是一样的。”
《菜肉馄饨》剧照
《菜肉馄饨》剧照
《菜肉馄饨》剧照
《菜肉馄饨》改编自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编导金莹所写的同名小说,是一部讲述上海市井生活的生活流喜剧。能够成功拍摄,同样离不开主演潘虹的重要支持。在前不久的“上影盛荟”上,该片发布了首支片花和宣传海报,潘虹与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一起为影片吆喝。“菜肉馄饨非常有城市底色,就是家的味道,上海人爱吃菜肉馄饨,是春节、家常离不开的饮食。”她说,“多元才是电影永生的秘密,我们一直努力追求上海味道的浓郁。这部戏是一部哈哈镜,你对着它哭,就会哭:你对着它笑,就一定笑。”
对于自己出演过的众多角色,潘虹不喜欢比较。她觉得,每一部、每一个角色都很重要,而最重要的是发掘出人物的内核与质感。“观众在,电影就在。希望我的每个角色都是观众的一分子,都是他们的影子,我非常珍惜自己创作的每一部戏。”
潘虹
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隽表示,总书记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术家的重要回信,与不久前总书记给游本昌同志的勉励和问候,和2018年总书记给上影演员剧团牛犇同志的重要来信,是总书记与文艺工作者在一起的动人故事,凝聚着总书记对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厚望,承载了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的亲切指导和谆谆教诲,为我们坚信笃行、砥砺奋进,扎根生活沃土,勇攀电影事业高峰,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上海电影工作者倍感亲切、倍受鼓舞。”她表示,欣赏优秀作品是人民群众的“精神刚需”,提供精神养分是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上影将以繁荣创作为核心目标,拍出好的电影,以更高水平创作、更高质量发展,交出上影新答卷。
鼎宝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