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讯(特约记者 齐璐璐)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胆肿瘤外科与肝脏移植科樊嘉团队在国际期刊《柳叶刀·肿瘤》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该研究创新提出“GOLP转化方案”,给晚期胆道恶性肿瘤患者带来新的生机。
胆道恶性肿瘤是具有高度异质性且侵袭性强的疾病,它虽然只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3%,但恶性程度极高、预后极差。手术是治愈早期胆道恶性肿瘤的唯一手段,但由于该肿瘤早期症状隐蔽,仅有10%左右的患者初诊时具有手术机会切除肿瘤。
研究团队在2021年12月至2023年7月招募41名初治、不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胆道恶性肿瘤患者,采取团队独创的三联四药“GOLP转化方案”(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联合化疗﹢乐卫玛﹢PD1单抗替雷利珠单抗),对患者进行3个疗程的转化治疗。随后,经多学科团队讨论,对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肿瘤缩小或稳定但暂不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再进行3个疗程的转化治疗,之后,同样经多学科团队讨论决定是否行手术干预。未转化成功的患者,有的采用替雷利珠单抗联合乐卫玛维持治疗一年,有的因疾病进展、无法忍受的毒性、死亡、同意书撤回等原因停止治疗。
研究发现,截至今年1月25日,经过3~6个疗程的转化治疗,28名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26名实现完全切除。中位生存时间为30.8个月,12个月生存率达81%,2年生存率为57%。68%的手术患者术后复发,无复发时间为8.4个月。亚组分析显示,转化成功后手术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0.8个月,12个月生存率为93%,2年生存率为76%,明显好于非手术患者(13.4个月,54%,15%)。在接受手术的28名患者中,病理完全缓解率为4%,病理主要缓解率为68%。
研究结果表明,“GOLP转化方案”对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胆道恶性肿瘤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是一种潜在的可行、高效的转化方案。
鼎宝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