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阳日报
课改标杆孙玉慧—
用热爱深耕教育沃土
特约通讯员 王丙双 通讯员 李四维
从青涩师范生到教学能手,从普通教师到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方城县第五小学教师孙玉慧扎根讲台32载,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初心照亮乡村教育路,在平凡岗位书写不平凡的教育篇章。
“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初登乡村讲台时,孙玉慧遇到留守儿童小杰,孩子总在作文里倾诉对母亲的思念。她每日陪小杰聊天、引导其以书信寄情,不仅帮小杰提升了语文成绩,也让他变得开朗了,这更让她坚定了“教育需守护童年阳光”的信念。对青年教师,她亦是“深夜陪练员”,逐字逐句磨教案、改课件;疫情期间牵头录制上百节线上课,用行动诠释“甘为人梯”四个字的真正含义。
2019年任业务副校长后,面对课堂效率难题,孙玉慧带领团队创新“125”教学模式:以思维导图为纲、双向互动为轴、五环节推进为径,让学生从“被动听”变“主动学”。2022年新课标实施后,她升级“大单元任务群教学”,将课堂时间细化为“2+20+10+5+3”,最大化利用每一分钟。跨界教英语时,她用思维导图讲单词,点燃学生兴趣,带动全校打破学科壁垒。其主持的名师工作室落地多项课题,助力学校成为“河南省教科研基地”,培育出多名省级优质课获奖教师。
“勤奋是把小事做到极致。”孙玉慧首创“一建二研三切片”教研模式,曾因发现学生朗读《十六年前的回忆》缺乏情感,便立即组织教师专攻“情感朗读策略”,让琅琅书声成校园最美声音。“双减”政策落地后,她推出“三精三公三全”作业法,让学生作业时长缩短、学习主动性提升,学校也在2023年全县作业设计评比中斩获6个一等奖。
作为业务副校长,孙玉慧始终以行动作标杆。2024年南阳市“千名校长示范课大比武”中,她执教的《诺曼底号遇难记》,通过剪辑电影片段、模拟遇险场景,让学生在互动中体会责任与担当,最终获市级优质课一等奖。随后挑战省级“无生微课”,白天处理校务、夜晚对着镜子练教态,微课《丁香结》凭强代入感再夺一等奖,让学校课改成果获全省关注。
2020年“孙玉慧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挂牌后,她带着教学模式走进方城各乡镇,在独树镇送教时教孩子用“动作分解法”写活作文。工作室里,她组织青年教师读书交流、开展“青蓝结对”,助力任远果成为“南阳市教学名师”、孙斐获班主任技能大赛冠军,众多成员在市县级赛事中获奖。学校学生每年在《作文指导报》发表作文近百篇,稳居全县第一,每学年有600余篇师生佳作登载各平台。
32载春去秋来,孙玉慧青丝染霜,却始终坚守“让每个孩子的梦想发光”的初心,这束教育微光,正照亮更辽阔的育人之路。②5
鼎宝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